舉辦第一個主題日“北斗日”,連接北京主會場和中國館現場,讓國內外觀眾共同見證北斗云展覽上線;舉辦中國大熊貓保護主題展,展示大熊貓科研保護成效,宣介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中國生態保護成果……“十一”黃金周期間,不僅國內旅游市場復蘇,迪拜世博會中國館也在各種活動中迎來參觀高峰。截至當地時間10月10日,中國館累計接待游客 5.7萬多人次。
中國館科技含量十足的展項令來訪嘉賓和游客一飽眼福、驚嘆不已。本屆世博會中國館緊扣“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創新和機遇”的主題,分別設置序廳、探索與發現、溝通與連接、創新與合作、機遇與未來、尾廳等6個展區,展示中國在航天探索、信息技術、現代交通、智慧生活等方面的發展成就,展現中國與世界各國攜手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美好愿景和不懈努力。
在探索與發現展區,“嫦娥四號”“嫦娥五號”“天問一號”“北斗”衛星網、“天宮”號空間站等中國航天產品以模型、圖文、影片和互動形式進行展示,并以視頻形式展示月球土壤,展現我國在太空探索中取得的最新成就。
中國衛星導航系統委員會主席何玉彬在“北斗日”活動上致辭時表示,北斗已在全球一半以上國家和地區得到應用,進入“服務全球、造福人類”的新時代。目前,北斗應用基礎產品實現規模化量產,加速融入國家關鍵基礎設施和新興技術領域,為社會轉型、產業升級、技術進步起到了重要推動作用。
在溝通與連接展區,等比例的復興號高鐵車頭和駕駛艙實體展項,多形式、可互動地展示中國在能源領域的創新成果,反映通信和信息技術發展歷史的概念化圖文展項等,都展現了中國通過推動“一帶一路”國際合作,為促進人類“思想溝通”與“空間連接”作出的努力。在這里,觀眾可以模擬駕駛“復興號”高鐵,體驗從北京出發,途經上海、阿布扎比抵達迪拜世博園區的虛擬路線。14歲的挪威女孩安多拉·戴爾拉姆貝格體驗高鐵駕駛后說:“駕駛高鐵的體驗非常棒!從中國館展示的內容能夠看出,中國是一個非常具有創新精神的國家。”
在這一展區,被譽為“一帶一路”上的明珠——海外園區亮相。中阿(聯酋)產能合作示范園的展項以中阿兩國人民的幸福生活為切入點,充分展示園區作為兩國共建“一帶一路”典范項目的重要地位以及“攜手前行、共創未來”的主題思路。
創新與合作展區以多種形式呈現中國在智慧城市、智慧生活、智慧生態等方面取得的成果,展望未來的美好生活,展現中國通過科技創新為實現世界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提供中國智慧。自開館以來,為中國館專屬定制的熊貓機器人就十分忙碌。面對來自全球各地的游客,它一會兒要展示書法繪畫才藝,一會兒要表演太極拳。到中國館與熊貓機器人合照打卡成了游客們的熱門選項。
作為中國館內唯一的汽車展品,上海汽車集團推出的概念車“鯤”吸引很多參觀者駐足觀看。這款概念車集生物智能交互、光合作用能源、零重力座椅、全息影像交互、自動駕駛等先進技術于一身,展現智慧出行前景。“鯤”的數字前臉,可以借助車身上的各種感應裝置,實時感知車外天氣與路況,同時通過車內座位上的神經元感應器與情緒監測系統感應到用戶的心情。上汽集團技術中心副總設計師兼設計中心全球總監邵景峰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說:“未來,汽車不再是一個冷冰冰的機器,隨著汽車智能化不斷演進,汽車的生命感將是未來汽車設計的一個重要方向。”
中國館主題影片《啟航》以中國女孩洋洋為主角,講述中外青年共同追尋夢想、合作開展深空探索的故事,表達人類探索未知、追求理想、創造人類更加美好未來的共同愿望,進一步升華了中國館主題。
“感謝中國再次為世博會留下精彩難忘的一筆。”國際展覽局主席崔在哲在參觀時表示,中國館的展項充分體現以創新引領發展的理念,承載了開放合作的“中國夢”和“世界夢”,與世博會的精神高度契合,展示非常精彩,令人印象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