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3月5日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開幕。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到,去年成功舉辦進博會、廣交會、服貿會及首屆消博會等重大展會。其中,進博會是連續第五年寫入政府工作報告。
中國會展經濟研究會常務副會長儲祥銀表示,近年來,政府工作報告及其他文件提到會展平臺發揮的促進作用,表明國家對會展功能的認定。
記者注意到,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多位代表委員關注會展業發展,從不同角度提出高質量發展會展業的建設性意見。
展會建立全鏈條知產保護
“希望通過立法來推動進博會的保障,特別是知識產權司法保護方面的內容。”全國人大代表、國家會展中心(上海)董事、總裁助理,東浩蘭生會展集團副總經濟師章偉民說,展會期間,各國的參展商、采購商流動很大,一旦發生知識產權侵權行為就面臨取證、管轄等諸多困難。
目前,上海市相關部門正開展進博會保障立法的調研,包括加大對知識產權的保護力度。章偉民建議,將知識產權司法保護進一步前置,除開展常態化普法宣傳、為展會組織方和參展商創造交流學習的機會,還要通過現場提供訴訟咨詢、取證指導等服務,提高后續涉訴案件的審理效率。他希望公檢法等相關部門聯合起來,形成知識產權全鏈條保護,共同推動會展業健康發展。
優化配置資源要素
全國人大代表、山東省工信廳黨組書記張海波建議,支持韓國(山東)進口商品博覽會升級為國家級展會。他表示,2022年是中韓建交30周年,將博覽會納入中韓建交的系列紀念活動,助推我國與韓國在貿易投資、旅游等領域進一步加強合作注入新動力。
去年經山東省政府批準,威海舉辦了山東省首個面向韓國市場的進口主題博覽會,吸引307家韓國企業參展、550家韓國企業線上線下對接,達成意向投資60多億元。
打造國際消費中心城市
全國人大代表、中鐵大橋勘測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原黨委書記劉自明建議,支持舉辦中國武漢商品交易會(簡稱漢交會),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
劉自明表示,北京有服貿會,上海有進博會,廣州有廣交會,三大展會均是國家級大型綜合性展會,武漢正在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還沒有國家級大型商貿展會,有必要支持漢交會成國家級展會。
劉自明強調說,國際消費中心城市有五個評估指標體系(國際知名度、消費繁榮度、商業活躍度、到達便利度、政策引領度),舉辦國家級漢交會可提升商業活躍度、消費繁榮度指標,是培育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創建的重要支撐。
廣東會展組展企業協會會長,廣州大學中法旅游學院教授、博士劉松萍表示,通過舉辦會展活動培育“國際消費中心城市”這一發展理念是切實可行的。廣東已有一些企業到中部城市舉辦“中部地區消費品博覽會”,其很重要的一點就是促進國際國內雙循環,這也是會展平臺的重要功能和促進作用。
加快推動會展經濟恢復發展
儲祥銀認為,會展連續多年進入政府工作報告,一方面表明,會展活動越來越受到社會各界的重視,其中的邏輯是對會展功能作用的肯定;另一方面,充分顯示政府主導型會展近年發展的趨勢和在會展產業發展中的作用與影響。
“會展在國際國內雙循環中發揮著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劉松萍表示,會展還有促進大國外交的功能。進博會已舉辦四屆,除國際間經濟貿易功能外,還促進了會展業的發展,如展會期間舉辦的同期論壇以及展會品牌打造、專業化分區和服務創新上,均體現出高質量。此外,海關創新方面對會展業發展有很大借鑒作用。
“會展對促進產業、拓展市場獲客渠道以及帶動相關產業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劉松萍說。
儲祥銀希望政府會展主管部門統籌推進政府會展和市場會展的發展,營造良好的會展業發展環境,統籌推進疫情防控與會展復業,以期盡快推動會展經濟恢復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