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總理李克強5月5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優化廣交會等平臺服務,加強與跨境電商聯動互促。各地要用好外經貿發展專項資金,支持中小微企業參加境外展會”。針對當前我國外貿面臨的復雜嚴峻的形勢,5月17日,國務院辦公廳發布的《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推動外貿保穩提質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進一步細化了國務院常務會議上提出的對線上展覽和境外參展的改良。由此可見,在促進外貿出口上,展會平臺仍不可或缺。
遭受新冠肺炎疫情沖擊后,借助數字經濟的發展,展會服務模式發生改變。為此,筆者對展會服務模式創新的現狀和改進進行了觀察與研究,藉此與業內探討。
首先是線上展覽。自2020年3月,德國科隆五金展成為首個被按下“暫停鍵”的展會。至此,所有境外展會停擺。2020年3月18日召開的中央政治局常務會議提出,“創新招商引資、展會服務模式,保障各類經貿活動正常開展”,當年春季廣交會首次在線上舉辦。除2021年秋季廣交會回到線下舉辦外,線上廣交會已舉辦四屆。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的“優化廣交會等平臺服務,加強與跨境電商聯動互促”,以及《意見》提出的“加快廣交會等展會數字化、智能化建設,加強與跨境電商平臺等聯動互促”,都對線上展會提出了改進意見。
在線下實體展無法舉辦的情況下,線上展無疑是聯系供需雙方的一個途徑。筆者于2020年5月參加了浙江省商務廳舉辦的浙江出口網上交易會(韓國站—五金機電專場)。參與國外買家邀約工作的是合作多年的韓國五金采購商協會。當時筆者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提出,線上展也是展覽的一種形式,需要按照展覽的規律去辦,首先就是要辦專業的線上展會。此外,主辦方自有客戶資源比線上平臺技術更重要。主辦方需要具有多年自辦專業展的客戶資源即私域流量,或者與國外專業商協會有長期的友好合作,而不是依靠購買的客戶資料,因為這樣的客商不可能在辦展期間配合按時參與各項活動。
線上展的客商邀請要比實體展精準,必須提前將參展商信息與買家多輪對接,以確保開展期間實現采供雙方精準對接。針對企業反映線上展效果不佳的情況,《意見》提出的“優化創新線上辦展模式,聚焦重點國別、優勢產業、特色區域打造國別展、專業展、特色展,幫助企業用好線上渠道獲取更多訂單”是提升線上展的重要方向,跨境電商作為買家參與也是很好的選擇。
其次是代參展。《意見》關于“支持中小微企業以‘境內線上對口談、境外線下商品展’等方式參加境外展會”,是針對當前境外展會已恢復舉辦但在國內參展人員暫時出不去這一情況,“代參展”優于以往純線上參展模式。
代參展也是線上展的一種形式。企業在境外展會上設有展位,并有運送出去的展品陳列,買家能看到和接觸到展品,可以通過視頻方式和展商交流。相比純線上展,這一模式有了較大進步,缺陷是參展企業人員無法與買家面對面交流,且組織方工作人員大多對展品不熟悉,還需要同時照顧幾個展位。此外,代參展的成本也比較高。
不可否認,代參展較適合輕紡消費類行業,大型機械類和技術要求高的展會很難實現代參展。參展商也要提前將資料與買家對接才能取得較好效果。
在筆者看來,隨著境外展會復展,企業在代參展時應選擇參加國際知名的專業展會,而不是僅有國內企業參加的“自辦展”。因為這類的展會沒有國外展商,僅是國內展品展示,形成不了一定的人流量,代參展效果因而較差。
這里分享一個案例。筆者聯系過美國一個知名服裝展。該展去年開始恢復線下實體展,就有國內企業以代參展形式參加。今年2月,該展重復參加的展商占比較高,國內需代參展的企業增至百余家。在疫情發生前,我國在紡織服裝類出口方面,和印度、越南等國家競爭激烈。疫情發生后,國內生產恢復得早,訂單紛紛回流。如今,印度、越南等國的企業積極參展,總量占據優勢。所以,代參展雖然和實際參展有差別,很多國內企業為保出口仍然參加,有些企業甚至全自費參加。近期,浙江省商務廳和有關市縣及時出臺了相關扶持政策,這對外貿保穩提質有較大推動作用。
疫情發生后,我國是會展業最早開始恢復舉辦線下實體展的國家。2020年4月30日,湖南汽車展在長沙開幕。這是疫情發生以來全球舉辦的第一個線下實體展會,對全球會展業產生了較大影響,提振了行業信心。后續全國各地恢復辦展。當年9月初,服貿會開啟了北京展會的線下復蘇。9月中旬,上海工博會的展覽面積達到24.5萬平方米,參展企業超過2000家,集結了物聯、數聯、智聯三位一體的制造業全產業鏈。受境外疫情影響,與疫情前的2019年相比,展覽會數量和規模均下降44%,國際化程度雖然很低,但在國際上仍然名列前茅。2021年,辦展的數量基本持平,辦展面積還是有一定增長。
實踐證明,線上展是非常時期線下實體展無法舉辦的一個補充,無法取代線下實體展會的功能。
至于加快線下實體展的恢復,筆者建議各地政府成立由相關聯部門組成的綜合評估體系,正確評估疫情形勢、加強對主辦方的防疫措施落實,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促進展會應開盡開,從而帶動經濟更好更快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