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技賦能和消費升級驅動下,我國消費市場逐步向精細化、個性化發展,新消費應運而生。伴隨新消費賽道的出現,能夠更近距離接觸消費者,是目前企業活下去甚至在未來取得關鍵性市場的不二法門。從打造以會展目的地為核心的城市綜合能力體系,到以綜合體為主的體驗式網紅會展經濟,在社區能否出現一個小而美、細而精的展覽集團?
筆者發現,會展業界若有意驗證每一個成熟的商業模式,可以參考以下幾個點,實現按圖索驥:政策出臺、用戶層級出現、產品的標準化程度、服務培訓的標準化、可持續性的消費。
現階段,許多行業都太“卷”了。創新商業模式與產品服務是艱難的,擁有一個系統的解決方案不只是技術層面的事,還需要有成熟的基礎設施與對市場的教化能力。商業模式在沒有形成足夠能力以吸引資本的時候,是很難以規模化的能力去復制并提供更高效的產出能力的。小步快跑、迅速迭代,成為當下最好的選擇。它可以通過一個高毛利的產品打透一個場景,鏈接內容的服務并精準觸達用戶。
會展旅游目的地經濟有利于整合上下游的旅游資源,以整體的綜合實力來提升城市品牌形象和城市的知名度,吸引會展活動主辦方、參展商以及大量的旅游者。對于主辦城市來說,會展旅游目的地能夠準確把握城市的發展定位以及城市品牌戰略,從招商引資上來說,也能更好地吸引人才落戶、吸引資本投資,可以更好地提升整體城市的活力。弊端是受不可控因素的影響太大。
這幾年出現較多的展覽組織形式莫過于綜合體體驗式網紅會展經濟。展覽組織者通過與各大IP聯名進行二次創作,通過大型的空間投影實現映射,并通過周邊的衍生品擴大宣傳范圍。門票的收入是綜合體會展的主要收益來源,大部分會展品牌還停留在某一個城市的網紅打卡地上,難以通過吸引資本介入,進而形成大規模復制,從而提高整體的收益率。
如果說會展旅游目的地經濟是一個龐然大物,可以服務于整個城市的戰略,那么,家門口的會展生意就是“口袋妖怪”式的袖珍,里面充滿了各種可能性來供大家探討。在場景品牌再細分領域,最能夠細分的莫過于服務周邊的特定客戶群體,同時提供內容多變的場景。國家生育計劃的開放,新生兒數量未來有望不斷增長,兒童親子行業將迎來新機遇和風口,更具粘性的場景內容以及能夠產生情感鏈接的產品,是激發家門口的用戶復購消費的重要因素。家門口的會展能否通向世界與未來,需要更多的參與者參與進來,共同挖掘這一艱難而正確的事情。
無論哪種展覽商業模式,最終都要以用戶價值作為核心,將提供用戶可持續性消費的內容作為基準點,在5G、云技術以及各類專精特新的芯片加持下,每一個行業都值得用“科技+物聯網”的手段重新做一遍,老舊的硬件已經不能支撐起消費日新月異的個性化需求,只有深入消費者、靠近消費者、走到消費者的身邊,才是解決當下展覽困境最好的方式。
(作者系2050自愿者、中國美術學院拼格創意媒體獎學金發起人、拼格創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