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展是戰略性先導產業。在助力浙江山區二十六縣高質量發展的賽道中,特色產業、生態優勢、文化內涵成為重要的撬動支點。筆者從縣域會展領域出發,在此提出會展助力浙江山區二十六縣高質量發展的思考。
一是會展加速縣域傳統產業升級和價值鏈提升,可促進產業的大發展。當山區產業面臨高端化發展瓶頸時,會展以創新互動賦能產業高質量升級。比如,在二十六縣中,溫州永嘉的泵閥產業是唯一一個產值超過300億元的單體產業,十七屆永嘉泵閥博覽會為地區泵閥產業鏈條、城市內外部搭建了互動溝通平臺,在產品營銷和創新激勵過程中實現了相關產業鏈升級和再構建。
二是會展帶動縣域自然資源轉化為發展優勢,賦能關鍵在于“放大器”效應。錨定生態資源轉化為發展優勢的發展路徑,是山區經濟發展的關鍵難點,也是浙江共同富裕示范區的重要探索點。會展元素融入麗水遂昌的實踐,當地走出了特色的“賽事經濟”之路:從縣域山地和水域的特點出發,推動山地越野賽、馬拉松賽、游泳競賽等本土體育賽事,形成常規性、定期性、全民性的體育賽事體系。充分發揮體育賽事的引流效益,集聚旅游人氣,拓展農產品銷售渠道,最終實現自然資源成就城市發展的成功轉化。
三是會展加快縣域城市更新和發展能級提升,助推作用在于“均衡性”升格。對于縣域城市而言,會展在引入外部資源和提升城市競爭力上作用顯著。自2002年起,“千年藥鄉”金華磐安連續舉辦中藥材博覽會,形成了以藥材展示交易為核心、推介磐安招引項目為重點、峰會論壇為載體的辦會格局。為充分放大藥博會對城市帶動作用,磐安階段性實施完成了博覽館、文化城、特色街、影創城等多個重點項目,對城市高速公路出口、連接線等重要節點和周邊綜合環境整治,使城市面貌煥然一新。2021年,磐安藥博會正式升格為浙江省中藥材博覽會,省級平臺資源的注入為區域產業的發展帶來了更大的空間格局和強勁動能。
四是會展在提升縣城居民的幸福感、獲得感上具有獨特性和不可替代性。建設縣域商業體系是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城鄉融合發展的重要內容,“會展進縣城”是暢通國內大循環的必然選擇。比如,麗水青田連續舉辦華僑進口商品博覽會暨進口葡萄酒交易會、國際咖啡博覽會等消費類會展,在區域內聚集來自60多個國家的參展商和商品,給地區帶來新消費契機。除此之外,文化類會展活動以大眾喜聞樂見的形式傳遞精神文化內涵,如麗水縉云的仙都黃帝祭典作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浙江省唯一由省政府主辦的祭祀類節慶活動,具有特殊的社會意義和時代價值,增強了區域文化自信與文化認同感。
會展助推浙江山區二十六縣跨越式發展具有現實意義??h域會展在發展因素上的先天劣勢,決定了其發展路徑與傳統與大城市的會展發展模式存在一定差距,因而更需要統籌規劃、多方支持、全局布局。為此,筆者對會展助推浙江山區縣域跨越式發展提出三點建議。
首先,政府層面上下聯動。一方面,省級層面為會展產業創造條件,將會展助力浙江山區二十六縣跨越式發展的線索轉化為明確的發展思路,確立統一的資源統籌和有力的政策支撐。通過省級政府統籌規劃浙江山區二十六縣的會展業發展戰略,用“線性的政策規劃”堅定引領方向,由“專業而穩定的機構”持續跟進實施,以“階段性的推進會議”促成節點的快速實現,將“資源導入、強勢宣傳”作為主要手段,落實“自上而下”的發展戰略布局。
另一方面,地方政府扮演決策者、支撐者。各山區縣政府要充分認識會展在推動跨越式發展中的作用,并制定清晰的發展規劃,堅持“一張藍圖繪到底”。在前期,通過持續推進各區縣會展基礎、配套設施、營商環境的完善,利用和創造招商引資和引展辦會的宣傳機會。在落地期間,發揮管理監督作用,對會展業發展的整體環境進行長期有效治理。
其次,市場層面政企互動。不可否認,這一層面需由政府先行破解難題。政府主導型會展是特殊階段內的有效手段,但要形成完整的培養、扶持、退出機制。政府除了決策管理外,也是縣域會展產業的重要執行者。在地區會展業發展初期或是會展項目起步期,政府作為掌握資源與權力的主體,可以率先發揮示范引領作用,為浙江山區二十六縣培養、引進一批匹配的會展項目,推動形成穩定的會展市場,待形成一定規模后逐步向市場化轉型。
同時,市場化推進促發展。高質量會展市場的形成,需要政府有所為、有所不為,關注本地企業對外參展需求,引導區域內會展主體的豐富,通過創新一批會展項目、引進和培養人才,逐漸形成完整會展產業鏈,并建立相關領域的高效政務服務平臺和保障體系,通過行業協會等力量打通政府與市場之間的調節機制,帶動浙江山區二十六縣產生新的就業和商機。
最后,發展階段注重內外鏈接。其一,關注外部資源的導入。充分利用當前政策紅利,引導有一定匹配性的外部社會力量(各級協會、民間組織和團體等)到浙江山區二十六縣組展辦會,同時帶來產業人脈、信息、技術等發展資源。通過浙江山區縣的產品、民俗文化的輸出活動,將區域會展舞臺嫁接到省、市級的會展平臺,在中心城市舉辦浙江山區二十六縣主題產品展銷、文化展示等會展活動,實現城鄉聯動。其二,內部激發全民全域的會展動力。會展業可持續發展的核心最終來源于山區的自身發展力,其最大競爭優勢恰恰在于與城市風貌截然不同的地理文化特色。因此,要充分利用“山水林”的空間和生態題材做深會展文章,將場地劣勢轉化為發展特色。同時,會展服務配套體系的建立,需要城市居民積極融入會展消費環境,在豐富會展就業機會和消費機會中,讓群眾成為會展營商環境的積極創造者,讓山區的田間草地成為會展的操練場,營造全民全域的會展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