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5個國家、地區和國際組織參展;新設農作物種業專區和人工智能專區,優化能源低碳及環保技術專區,拓展創新孵化專區;共有284家世界500強和行業龍頭參加企業展,數量超過上屆,回頭率近90%……
11月1日上午,第五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新聞發布會在上海舉行。中國國際進口博覽局副局長孫成海在發布會上表示,第五屆進博會是黨的二十大之后我國首場重大國際展會,商務部和上海市按照“越辦越好”總要求,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籌備工作,目前各項籌備工作已基本就緒。具體呈現八大特點。
一、參展國別范圍更廣
本屆進博會將有來自127個國家和地區的企業參加企業商業展,66個國家和3個國際組織亮相國家綜合展,數量均超過上屆。《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成員國均有企業參展,“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上合組織參展國數量也較上屆增加。尼加拉瓜、吉布提、毛里塔尼亞、科摩羅、莫桑比克、剛果(金)、伊拉克、冰島8國將首次參與國家展。
二、展示內容更加豐富
新設農作物種業專區和人工智能專區,優化能源低碳及環保技術專區,拓展創新孵化專區,技術裝備、消費品、醫療、汽車等領域的150多家初創企業進行集中展示。新設“中國這十年——對外開放成就展”綜合展示區,全面展示新時代我國對外開放輝煌成就。
三、展商展品質量更優
共有284家世界500強和行業龍頭參加企業展,數量超過上屆,回頭率近90%。六大展區將展出數百項新產品、新技術、新服務。展臺特裝比例達到96.1%,高于上屆水平。
四、招商工作市場化專業化凸顯
組建39個交易團、近600個交易分團,新增4個行業交易團、近百個行業交易分團。具有決策權和采購權的專業觀眾比重進一步提升,采購商質量和專業化程度進一步提高。
五、虹橋論壇更加聚焦“開放”主題
以“激發全球開放新動能共享合作發展新機遇”為主題,分為“開放共擔”“開放共治”“開放共享”三個板塊,舉辦“RCEP與更高水平開放”高層論壇、《世界開放報告2022》發布暨國際研討會等分論壇,規模從去年的14場擴大到今年的24場。國際化水平穩步提高,新增聯合國工發組織、聯合國人口基金、聯合國全球契約組織、聯合國減災辦、國際貿易中心、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等國際組織參與主辦分論壇。
六、數字技術賦能展會
國家展繼續以線上方式舉辦,廣泛運用先進數字技術,積極推動各方通過“云端”洽談合作。今年還首次嘗試推行“數字進博”展示平臺,實現300多家技術裝備領域展商在線展示,充分利用“云展示、云發布、云直播、云洽談”等方式,賦能精準撮合對接,提高參展參會實效。
七、全力打造綠色展會
踐行國家“雙碳”發展戰略,堅持“綠色、環保、可持續”辦展方向,持續打造“零碳進博”。推進“碳中和”項目,引入碳普惠機制,實現綠色低碳價值傳遞和綠色搭建,增設綠色展臺設計獎,提高參展、搭建、物流企業的參與度和積極性,攜手共建“綠色展會”。
八、各類活動精彩紛呈
近百場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專業配套活動集中舉辦,其中政策解讀、對接簽約、投資促進類超過50場。大型貿易投資對接會新設“百強縣、千強鎮”對接專場,以促消費為主題,更好滿足人民群眾生活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