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會展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的政府主導型展會,是由政府機構直接策劃主辦,旨在帶動區域產業發展、引領市場經濟活力、宣傳和擴大地區影響的展覽項目。近年來,政府主導型展會越來越成為業內關注熱點,一方面,政府主導型展會發展迅速,按照主辦規格逐步形成了國家級、省市級、區縣級三大類別,成為帶動我國會展經濟發展的重要增長點之一。另一方面,很多政府主導型展會由于政府既是會展活動的組織者,又是會展活動的管理者,還是會展活動項目的實施者,其不夠科學的運營機制帶來了資源浪費、運作效率較低、不公平競爭等現象。
如何高水平辦好政府主導型展會,推動可持續發展?在筆者看來,在新時代、新征程下,關鍵是要守正創新,跳出會展辦會展,以系統性觀念為指導,堅持系統謀劃,針對展會的主要利益相關者的主辦方、參展企業和參與人員進行分層、分類做好頂層設計,統籌推進,處理好展會與產業、展會與貿易以及展會與城市三組關系:
首先,一體化設計展會與產業關系。各級政府機構主辦展會,其中一個重要目的是希望充分發揮會展經濟作為服務產業鏈、供應鏈、創新鏈和價值鏈的重要平臺,“以企招商”“以商引資”,賦能區域產業發展。因此,從主辦方的角度出發圍繞辦展會目標,要思考從會展產業到產業會展,一體化設計展會與產業的關系,應當做好三點。一是打造產業大腦,通過鏈接不同區域的產業大數據平臺,在展會內容體系中打造產業大腦,尋找適合區域產業鏈和區域特色的招商引資對象,讓展會成為政府和產業項目聯動的轉化平臺,服務政府項目招引和產業建圈強鏈,如海南消博會、杭州數貿會。二是開展定向邀約,根據產業大腦進一步細化本地、本部門的產業鏈和產業圖譜,在展會中按產業和項目設置展示專區或專題論壇,邀請頭部企業到場參展、參會,支持頭部企業吸引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參與,做好“以企引企”,如上海世界人工智能大會、安徽世界制造業大會。三是進行精準招商,通過展會吸引和集聚的產業生態企業,政府可進一步推介和招引,在政策、機制和流程上加大要素保障,優化營商環境,以優質服務推進產業鏈精準招商,推動項目簽約落地,讓展會與產業實現一體化運營。
其次,市場化構建展會與貿易的關系。除賦能產業發展,通過展會取得貿易實效也是政府主導型展會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關鍵一招。要逐步改變以政府部門下達指標性任務為主要手段進行組展招商,片面追求規模和場面。而是要從參展企業的站位出發,圍繞實際需求對展會內容的專業性、參展企業與專業采購商的匹配度等方面進行系統思考,市場化構建展會與貿易的關系,應做好兩點。一是建立市場化的運營機制。根據辦會目標,通過市場化運營制訂參展企業的參與標準并設置專業觀眾和采購商的門檻,循序漸進擴大參展企業和采購商數量,逐步激活“產學研用金、才政介美云”,不斷提升參展企業和采購商精準匹配度。近期,筆者在籌備全球數字貿易博覽會過程中,通過走訪調研發現有82%的參展企業提出希望組委會組織專業采購商,40%的參展商甚至愿意自行邀請專業采購商。由此可見參展企業對于通過展會實現貿易的渴望。二是提供專業化的貿易服務。借助政府主導型展會的權威性、高規格以及強大的整合能力,可以充分發揮重大展會的平臺作用,在展會期間和籌備期間積極聯動海外頭部會展企業、國際組織和合作機構,共同打造“展會+貿易”的雙向服務。鼓勵參展商與企業走出去,吸引海外企業走進來,并借助數字能力為其錯時空提供全年化參與展會和內外貿對接的機會。
最后,場景化激活展會與城市的關系。高水平、高質量辦好政府主導型展會,不僅可以賦能產業發展,促進貿易往來,還能借助展會的關聯效應和擴散效應促進城市各生產要素的積極流動,促進經濟資源優化配置。這就要求展會的策劃者從參與人員的身份出發,并以產品思維將展會和城市作為用戶場景,激活展會與城市的關系,做好三點。一是創造消費新業態,可充分學習借鑒香港、新加坡等地做法,面向參加展會活動的商旅客群打造高效的商旅服務平臺或產品,推動實現會商旅文體多業融合,創造“功能+場景+體驗”多模式兼具的城市消費新業態。二是提升城市體驗度,以城市整體形象為依托,不斷挖掘城市文旅資源,特色商貿資源,針對參會嘉賓、專業觀眾和普通市民等不同對象在展會期間設計豐富的配套活動,并為他們在城市的出行、住宿、商務接待、文旅體驗、購物消費中為他們提供個性化“城市禮遇”,使其深度體驗城市,深刻感受城市。三是增強展會輻射力,政府主導型展會是一種特殊的公共服務產品,可結合辦會的戰略目標充分發揮展會的輻射作用,拉動城市建設、改善投資環境、推動國際接軌,進而帶動城市經濟的協調發展,助力城市綜合承載力、資源配置力和國際影響力邁上新臺階,發揮“辦好一個會、提升一座城”的綜合效應。